·目前已经有商品化的试剂盒,使用起来非常方便。(2)碱性磷酸酶(AP)及底物·AP为磷酸酯的水解酶,可通过两种反应显色:–偶氮偶联反应,底物为-萘酚磷酸盐,经水解后得-萘酚,与重氮化合物如坚牢蓝(fastblue)或坚牢红(fastred)形成不溶性沉淀,分别呈兰色或红色。–靛蓝-四唑反应:底物为溴氯羟吲哚磷酸盐(5-bromo-4-chloro-3-indodylphosphate,BCIP),经酶水解并氧化形成靛蓝,而氮蓝四唑(NBT)在此氧化过程中被还原成不溶性紫兰色沉淀。2、常用的免疫酶染色方法·又分为以下两种方法:–酶标抗体法·直接法·间接法–非标记抗体酶法·酶桥法·PAP法(1)酶标抗体法·通过共价键将酶结合在抗体上,制成酶标抗体,与标本进行反应后,再用酶组化法将酶显色,使之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,以供光镜和电镜观察。–优点:切片能长期保存、反复观察,适于镜下半定量分析。–缺点:酶与抗体形成的共价键,可损害抗体和酶的活性;易产生非特异染色。(1)酶标抗体法——直接法·将酶直接标记在一抗上,上海四色免疫组化分析服务,上海四色免疫组化分析服务,然后直接与相应抗原特异地结合,上海四色免疫组化分析服务。形成抗原-抗体-酶复合物,***用底物显色剂显色。(1)酶标抗体法——间接法·将酶标记在二抗上,先将一抗与相应的抗原结合。
我单独做了一次实验来排除该因素。结果孵育2、5min时先出现背景,而特异性染色较浅,故这不符合常理,一般先出现特异性染色,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,会出现非特异性背景着色。3、***,血清封闭的问题?以前我一般孵育15-30min,所以我单独做了一次实验用血清封闭室温1h,其它条件同做出来的那一次,结果也一样背景着色很深。4、此外,我在改进的同时,也对PBS清洗不断地延长时间和增加次数,甚至完全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来进行操作(我以前一般一抗4℃过夜且室温复温45min、二抗37℃30min、SP反应37℃30min),以及过氧化氢灭活加强等等均未起到效果。我冷静地分析了一下整个实验流程,与***次做出来相比,只有两个地方做了改动:因血清不够而更换了不同厂家试剂盒、因抗体稀释液用完而重新买了抗体稀释液。5、我用PBS替代一抗稀释液(我以前还回收抗体,自我觉得抗体稀释液中含防腐剂和蛋白稳定剂),其它步骤和组织切片完全与***次做出来的一致(包括血清也是老试剂盒内剩余的一点),奇迹出现了:结果很好。因为抗原抗体反应除温度、抗原/抗体浓度外,然后就是pH值,于是我测了新抗体稀释液、老抗体稀释液和PBS的pH值,结果是前者偏酸性(<6、0),而后两者均在7、5左右。
9、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(AKP),又称碱性磷酸单酯酶,是酶组织化学中最常用的酶之一。分布***,常见于活跃运输的膜上。该酶在碱性环境下能催化各种醇和酚的磷酸酯水解,最适pH为,可被Mg2+、Mn2+和某些氨基酸所***;氰化物、碘液、砷酸盐等可***其活性。显示AKP的方法很多,主要有钙钴法和同时偶联法。前者所需试剂便宜,容易购买,操作简单,但会出现假阳性。后者方法较灵敏,而且在正常组织内不存在萘酚,因此不会出现假阳性,但所需试剂较难购买。10、生物素(biotin)生物素是B族维生素之一。生物素在羧化、脱羧和转羧化反应中起辅酶作用。生物素是含硫水溶性维生素。广布于动物及植物组织,已从肝提取物和蛋黄中分离,是多种羧化酶辅基的成分。生物素标记反应简单、温和且很少***抗体活性,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可存放多年而不失活。能与生物素结合的二级试剂素,所需的各种标记物均可购置。此外,亲和素和链霉亲和素的结合背景水平非常低,结合紧密且快速,抗体很容易与经过化学修饰的活化生物素结合。生物素又可以与结合有酶、荧光染料的亲和素或链霉亲和素连接,后者已有商品试剂供应。这样只需将纯化抗体与生物素结合,就可用各种不同的标记物来检测。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nongye.m.chanpin818.com/nlmyxmhz/deta_4497262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