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小,常作为识别菊花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。按其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。
1、正叶:叶形端正,长阔、大小、厚薄适度。主脉,云南菊花种类和名称、支脉和缺裂都较整齐。
2、深裂正叶:叶形与正叶相似,缺裂较正叶为深,先端尖锐。
3、长叶:叶形较正叶狭长,缺裂较深。五裂整齐。深裂长叶:
4、叶形狭长,缺裂较长叶深,先端尖锐。
5、圆叶:叶长宽相近略呈圆形,叶肉较厚,锯齿浅钝。
6、葵叶:叶面积大,浅裂形如葵花叶。
7、蓬叶:叶形瘦长,深裂成5片狭长羽状裂叶。形如蓬蒿叶。
8、反转叶:叶缘反转,云南菊花种类和名称,叶面突起,如船反扣,云南菊花种类和名称,缺裂较浅或不规则。
9、柄附叶:叶柄基部附生叶肉或托叶。
菊花为短日照植物,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。喜阳光,忌荫蔽,较耐早,怕涝。喜温暖湿润气候,但亦能耐寒,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。花能经受微霜,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。**适生长温度为20℃左右。菊花的适应性很强,喜凉,较耐寒,生长适温18-21℃,比较高32℃,比较低10℃,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一10℃。花期比较低夜温17℃,开花期(中、后)可降至15-13℃。喜充足阳光,但也稍耐阴。较耐干,**忌积涝。喜地势高燥、土层深厚、富含腐殖质、轻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。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能生长,而以PH6.2-6.7较好。忌连作。 秋菊为长夜日植物,在每天14.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营养生长,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0摄氏度的夜温则适于花芽发育。但品种不同对日照的反应也不同。
清朝的菊花专著更多,有陈昊子《花镜》、刘灏《广群芳谱》、许兆熊《东篱中正》、陆延灿《艺菊志》、闽延楷《养菊法》、徐京《艺菊简易》、颜禄《艺菊须知》、计楠《菊说》、陈谋善《艺菊琐言》、**一《徐园秋花谱》等等。《花镜》一书记载当时菊花有黄色的54种,白色的32种,红色的41种,紫色27种,共计154个品种。计楠的《菊说》载有菊花品种233个,其中新培育的品种有100多个,并提出了菊花育种的方法。清朝菊花品种日益增多,在乾隆年间还有人向清帝献各色奇菊,乾隆曾召集当时花卉画家邹一注进宫作画,并装订成册。在文人中画菊题诗,也蔚然成风。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nongye.m.chanpin818.com/ylzw/xianqiehua/deta_4070660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